土地復墾報告中主要包含哪些內容
發布時間:2020-02-26 13:20:30 來源: 瀏覽次數:1926
1 總則
1.l 編制目的
按照"誰破壞、誰復墾"的原則,將生產建設單位的土地復墾目標、任務、措施和計劃等落到實處;為土地復墾的實施管理、監督檢查以及土地復墾費征收等提供依據。
l.2 編制原則
根據當地自然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情況,按照經濟可行、技術科學合理、綜合效益最佳和便于操作的要求,結合項目特征和實際情況,體現以下復墾原則:
(一)源頭控制、預防與復墾相結合;
(二)統一規劃,統籌安排;
(三)因地制宜,優先用于農業。
1.3 編制依據
(一)《土地管理法》、《土地復墾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
(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復墾專項規劃等有關規劃;
(三)地方性土地復墾相關法規;
(四)國家有關土地復墾政策性文件;
(五)《土地復墾技術標準》、《全國土地分類》(過渡期間使用)等技術標準。
l.4 目標
通過編制土地復墾方案,明確土地復墾目標,主要包括:采取預防和控制措施減少的破壞土地面積、土地復墾面積(包括農用地、耕地面積)、土地復墾率和其它社會經濟生態效益指標等。
1.5 服務年限
生產項目復墾方案服務年限原則上為生產年限或采礦許可證有效期或其剩余年限;建設項目原則上為項目建設期限。
1.6 主要計量單位
面積:公頃;平方公里
長度:米;公里
體積:立方米
產量:噸;萬噸;千瓦
單價:萬元/公頃;元/噸
金額:萬元(人民幣)
2 項目概況
2.1 項目簡介
生產項目簡述項目名稱、位置、隸屬關系、企業性質、礦種、生產開采方式、生產規模與能力、生產服務年限或剩余使用年限、礦區范圍、用地規模及土地權屬關系等。
建設項目簡述項目名稱、位置、隸屬關系、工程類型、投資規模、建設期限、項目范圍、用地規模及土地權屬關系等。
2.2 項目所在地區自然環境與社會經濟概況
自然環境概況:包括氣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質、土壤、植被等。
社會經濟狀況:包括總人口、農業人口、人均耕地、農民收入等經濟發展指標。
2.3 項目區內土地利用現狀
主要包括土地類型、數量、質量、權屬和登記發證情況,重點說明耕地的數量和質量、主要農作物及生產情況等。
2.4 項目生產工藝流程
介紹項目對土地可能造成破壞的環節、順序以及破壞方式等。開采礦產資源的生產項目,還應介紹生產工藝流程、資源賦存形式與分布狀況等。
3 土地復墾可行性分析
3.l 已破壞土地現狀
項目區內已破壞現狀與土地復庭情況,重點說明因挖損、坍塌、壓占、污染等各種原因造成的土地破壞范圍、地類、面積和程度等;。
3.2 擬破壞土地預測
根據項目或工程類型、生產建設方式、工藝流程或項目工程安排等,闡述擬破壞土地的預測依據和方法,測算不同時段或區段因挖損、塌陷、壓占等破壞土地的范圍、地類、面積和程度等。
3.3 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分析預測因土地的破壞對地表、地下水、土壤、生物等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
3.4 土地復墾可行性評價
根據對破壞土地的調查和預測,按照土地復墾的要求,對破壞的土地進行適宜性評價,對土地復墾進行類比分析,提出土地復墾技術路線和方法,合理確定土地復墾最佳方案。
3.5 復墾標準
根據可行性分析結果,按照復墾用途,明確復墾后的土地及其道路、灌溉渠系等配套工程設施所應達到的標準。
4 預防控制與復墾措施
4.1 預防控制措施
按照"統一規劃、源頭控制、防復結合"的原則,根據項目特點、生產方式與工藝等,闡明擬采用的預防與控制措施。
4.2 工程技術措施
闡明擬采用的各項土地復墾工程和技術措施。
4.3 生物化學措施
闡明擬采用的恢復植被、改良土壤與提高地力等生物和化學措施。
5 土地復墾工程設計及工程量測算
5.1 工程設計
根據確定的土地復墾任務以及復墾后土地的用途和標準等,對已破壞或擬破壞的土地進行復墾工程設計。
5.2 工程量測算
根據土地復墾工程設計,測算復墾工程量,并提出測算依據。
6 土地復墾投資估(概)算測算
根據土地復墾工程設計、工程量測算和單位工程量投資定額標準等,測算土地復墾投資估(概)算總額和單位面積投資額,并提出測算依據。
7 土地復墾效益分析
分析土地復墾后預期達到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8 土地復墾工作計劃安排
根據項目特征和生產建設方式等實際情況,結合工程進度安排和生產建設活動對土地破壞的階段性或區位性特點,劃分復墾工作階段,確定每一階段或每一區段的復墾目標、任務、計劃及資金安排等。
對生產年限超過5年的生產項目,原則上以每5年為一個復墾工作階段。單獨選址的線性工程建設項目要求以縣(市、區)為單位,分區段說明土地復墾的目標;任務、計劃和投資安排等。
9 保障措施
簡述實施土地復墾的組織管理、技術、資金等各項保障;昔施及公眾參與情況。
10 成果要求
(1)方案文本
《土地復墾方案報告書》文本。
(2)附圖
項目區標準分幅土地利用現狀圖;
破壞土地現狀及預測分析圖(建設項目以縣(市、區)為單位提供本圖);
土地復墾規劃圖(應體現土地復墾責任范圍、總體布局及實施計劃);
礦產資源賦存分布及開采工藝流程圖(采礦項目提供);
以上附圖比例尺不小于1:10000。
建設項目位置圖(單獨選址的線性工程建設項目提供;比例尺應符合線性工程建設項目工程設計要求)。
(3)附表
土地復墾工作計劃安排表;
土地復墾投資估(概)算匯總表。
(4)其它
土地復墾所涉及的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人對本方案的意見等。